国家大剧院第18届“春华秋实”舞台展演:内蒙古艺术学院《北疆沃野》奏响开篇乐章
11月4日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掌声如潮,第十八届 “春华秋实” 全国艺术高校精品展演正式拉开帷幕。内蒙古艺术学院专场演出《北疆沃野》率先登台,作为本次展演的开篇之作,为近1800名首都观众生动诠释了北疆文化的深厚内涵与传承脉络。文旅部非遗司副司长李晓松,内蒙古自治区原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
人民音乐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杜永寿,中央民族乐团党委书记张亚峰,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闫艳,与现场观众共同见证了这一精彩时刻。


演出现场
第十八届 “春华秋实” 精品艺术展演由国家大剧院主办,联合教育部、文旅部等部委及40所高校,于2025年11月至12月在 “一院三址” 等场地陆续呈现。展演以 “艺展春华,志铸秋实” 为主题,千余名师生将带来12台艺术盛宴,涵盖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全方位展现全国艺术高校的教学成果与创作活力。

国家大剧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宁(左八),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斑(右五),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协等主管部门领导,全国十所参演院校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合影留念(摄影:刘方)

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斑(右二),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闫艳(右三),与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协等主管部门代表,及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10所参演院校负责人开展交流座谈(摄影:刘方)

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闫艳在2025年国家大剧院第十八届“春华秋实”展演新闻发布会上致辞(摄影:刘方)
《北疆沃野》专场由内蒙古艺术学院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心统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牵头,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师生共同打造,由内蒙古艺术学院院长助理朱晗教授担任总导演,安达组合博·那日苏、麦拉苏、伊拉图等业界专家组成主创团队,参演者包括传承班学子与青年教师。尽管多数参演者是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但依托学校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扎实培育,经过“教学—表演—创作”一体化体系的反复打磨,他们在声部交织、舞乐配合等细节上精雕细琢,积累了深厚的非遗技艺与丰富的舞台经验。青年师生们以青春姿态,将长调、呼麦等传统艺术与现代编排巧妙融合,在北疆文化中注入时代精神,精准契合“传承民族瑰宝、讴歌时代精神”的展演主题。




演出现场
建校68年来,内蒙古艺术学院深耕艺苑、赓续文脉,以传承为根基勾勒文化之魂,以创新为画笔绘就北疆之美。此次“歌乐舞”融合的专场演出,充分彰显了学校在非遗活态传承与艺术教育领域的显著成效。为在国家级艺术殿堂呈现最佳效果,导演与参演师生紧密协作,反复打磨潮尔道声部交织、马头琴协奏细节与非遗乐舞编排,怀着对民族文化的敬畏之心与传承热忱,圆满完成了14个节目的精彩呈现。
现场观众阵阵喝彩与掌声不仅传递着全国人民对北疆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认同,更饱含着对参演师生精湛技艺与深厚文化底蕴的高度肯定。


演出现场
近年来,内蒙古艺术学院在民族艺术教育与创作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果丰硕。依托音乐与舞蹈学跻身全国前 40% 的学科优势,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坚实基础,以及“名家引领+师生协同”的创作模式,学校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深度融合,推动非遗技艺传承与现代艺术创新同频共振,凭借一系列精品演出彰显了在民族艺术教育与创作领域的卓越实力与文化担当,赢得了行业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闫艳在致辞中,对参演师生给予充分肯定并致以热烈祝贺,同时向国家大剧院提供的高水平展演平台表示衷心感谢。她指出,内蒙古艺术学院 68 年的办学历程,铸就了北疆艺术教育的辉煌,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见证了一代代北疆艺术人对民族文化的挚爱与守正创新的执着。《北疆沃野》将潮尔道、马头琴等传统艺术与现代创作相融合,安达组合与学子的代际同台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既展现了北疆文化的多元魅力,更引发了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共鸣。她强调,学院将继续深化与乌兰牧骑、非遗保护机构的校团合作,推动“教学—创作—表演—社会服务”一体化育人成果与艺术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为繁荣北疆文艺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注入新生力量。
总导演朱晗坦言:内蒙古艺术学院首登“春华秋实”舞台,是荣耀更是责任。这一平台是艺术院校教学成果与人才孵化的国家级窗口,我们的参与,是将北疆艺术教育的积淀与探索置于全国视野中接受检验。这不止是一场演出,更是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实践。我们以“守正创新”理念编排《北疆沃野》,让马头琴、呼麦、乐舞等非遗瑰宝与现代艺术碰撞,既彰显草原文化根脉,更传递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力量。对教学,这是“以演促学”的生动实践,让师生在顶级舞台上成长;对文化,是架起沟通桥梁,让北疆艺术生命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共振。
此次《北疆沃野》在国家大剧院的成功上演,不仅展现了内蒙古艺术学院师生高水平的专业水准和艺术风采,更让观众深刻领略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从潮尔道《美好时光》的庄严肃穆,到马头琴协奏曲的深情婉转,从非遗乐舞的灵动鲜活,到《江格尔英雄赞》的雄浑壮阔,每一个节目都彰显着民族艺术的蓬勃生命力。未来,期待更多像《北疆沃野》这样的民族艺术精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北疆力量。

演出后合影留念
